全州縣在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堅持穩基礎提質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開展水稻機械化育秧,為今年早稻種植按下“快進鍵”。

全州一機械化育秧工廠內,一盤盤秧苗綠油油一片,長勢良好,農戶們正忙碌。
近日,記者在全州縣“廣西禾美稻香”機械化育秧工廠里看到,一盤盤秧苗綠油油一片,長勢良好,再過幾天就可以進行機械化春插。育秧工廠負責人陳貴玉說,“今年早稻,我們合作社采取機械化育秧的方式,除了滿足我們合作社5000多畝早稻的用秧之外,還為當地群眾和種糧大戶代育,通過大棚機械化育秧,可以提前20天左右進行春插”。

采用機械化育秧方式,秧苗發芽率更高,便于管理。
據了解,機械化育秧,恒溫恒濕,發芽率由室外的70%可以提高到95%,而且便于管理。陳貴玉今年除了自己合作社種植的5000多畝水稻進行機械化育秧外,還為當地種田大戶及群眾代育秧苗3萬多畝。
全州縣是農業大縣,素有“桂北糧倉”之稱,全年水稻種植面積110.9萬畝,總產量38.7萬噸。今年以來,全州縣堅持穩糧穩產興鄉村,始終繃緊“糧食生產安全”這根弦,將發展糧食生產,作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不斷推動水稻生產專業化、集中化、規?;?,全力做好服務,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糧食生產安全。目前,全縣早稻機械化育秧面積超過15萬畝。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記者:王艷群 通訊員 鄧琳 楊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