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溪
來源|商業傳奇
剛剛回來的馬老師,很多年前曾經說過一句話——
電子商務將像身邊的自來水一樣方便!
他的意思是,電商像自來水一樣普及到人們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又須臾離不開。如今電商能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不好說,互聯網應該基本能達到了。
很多人住賓館、到飯店吃飯, 甚至到朋友家,第一件事是問——
WIFI密碼是多少?
你用的WIFI信號怎么來的?需要一個路由器來發射。如今幾乎所有家里或辦公室,都安裝有路由器,其中經??吹降囊环N路由器叫TP-LINK。這樣的名字,常讓人誤解它是一個洋品牌, 其實,他是地道的中國品牌。
而且,他是一個來自縣城的人創辦人。
這個人叫趙建軍,來自安徽安慶一個叫桐城的縣級市。
趙建軍畢業于安徽僅次于中國科技大的一所實力名?!戏使I大學,外界不太熟的桐城,不僅走出了趙建軍, 還走出了多位富豪,其中還有2人也畢業于名校。
1、低調的科技巨頭
TP-LINK大名鼎鼎,但制造TP-LINK的公司很低調,叫普聯技術。 這很符合趙建軍的風格,他也很低調,知名度不高。
趙建軍出生于1968年,高中畢業考入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隨后又到上海交大攻讀計算機專業碩士,1992年,進入深圳億利達集團工作,不久后就辭職來到華強北,像當年劉強東在中關村一樣,租了一節柜臺,做電腦配件生意。據說,曾賺了幾十萬,后來又被騙得精光。
那時候網絡剛剛興起,可能很多人還記得,上網要有一個“貓”,那叫調制解調器。趙建軍意識到互聯網將很快普及,1996年,他決定進入互聯網行業,和趙佳興一起創辦了一家名為 深圳普瑞爾技術公司 的企業,除兩個老板,只有一個員工。
最初,他就做“貓”,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
隨著無線網絡興起,WIFI逐漸被人們所認知。當時國內的路由器基本被思科、D-LINK等壟斷,趙建軍發現,這些外來品牌有很大的問題,使用起來很繁瑣,關鍵是——價格太貴。
這讓他決定轉做路由器。
計算機科班出身的他,不久后研發成功了自己的路由器,就是后來的TP-LINK。不錯的性能和有競爭力的價格,TP-LINK很快擊敗了國際同行,一度幾乎壟斷了國內的路由器市場,近年來,隨后著華為、小米等企業的進入,才逐漸讓出了一部分市場,但TP-LINK一直高居首位。
只是,由于這個英文名字,經常被外界誤解是洋品牌。

如今,除了路由器外, 他們早已經進入傳輸、交換等領域, 還進入了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是我國擁有自主技術的互聯網硬件企業之一,被稱為“低調的國產科技巨頭”。
在2022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上, 普聯技術以173億元營業收入排名第463位。
普聯技術一直沒有上市,因此,無論是公司還是趙建軍,都不為外界熟知,他也沒有登上富豪榜。
深交所創業板上倒是有一家叫“普聯”的企業,經常有人把其與趙建軍的普聯搞混淆。這家企業叫“普聯軟件”,來自山東濟南,是一家軟件企業,曾在納斯達克上市,退市后前兩年剛回歸A股。
2、在甘肅做到西部第一
還有2位桐城人登上了富豪榜, 也畢業于國內名校。
一位叫肖勝利,來自一家叫華天科技的上市公司。
肖勝利出生于1946年,1969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無線電系畢業,分配到位于甘肅天水的國營第七四九廠(永紅器材廠)。
永紅器材廠看著名字很普通,其實它是我國最早從事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元器件研發、生產的半導體封裝領軍企業之一。

肖勝利在這個廠里從技術員一步步升遷為車間主任、副廠長。
進入1990年代后,永紅器材廠經營陷入困境,年虧損上千萬、負債近億元,已經瀕臨倒閉,1994年,肖勝利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廠長,用了短短4年,就帶領企業扭虧為盈。
2002年7月,永紅廠進行改制,肖勝利、劉建軍等1565 名永紅廠職工與永紅廠工會共同投資設立華天微電子公司,第二年,華天微電子收購了永紅廠經營性資產,同年設立了華天科技。
2007年,華天科技在深交所上市。
如今,華天科技已經發展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基地、全球世界第七的芯片封裝測試企業, 曾為“風云一號”衛星、嫦娥三號、天宮一號、“神舟”號系列飛船等,提供產品。
近年來,華天科技的年營業收入為120億元左右,市值為320億元左右,一度突破500億元。
由于改制時員工都持股,華天科技的股權相當分散,肖勝利持股比例不高,僅為3.81%,兒子肖智成持股3.6%,父子倆多年就前登上了富豪,在2021年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為30億元。
3、銷售起家,收購藥廠
與前2位都以技術起家不同,另一位桐城人則以銷售見長。
他叫彭志恩,1973年出生,他畢業于桐城中學,1990年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分配到北京玻璃鋼研究設計院當工程師,4年后跳槽到上海迪賽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擔任銷售部副總經理,正式從商。

2002年,彭志恩自己創業,成立了一家名為奧銳特貿易的公司,專門從事原料藥和中間體的國際貿易業務。期間與國內很多生產原料藥和中間體的醫藥企業打交道。
2004年,他收購了一家名為大古化工的原料藥和中間體生產企業。
這家公司在浙江的天臺,創立于1998年,由中學教師出身的褚義舟、劉美華夫婦創辦,當時正打不開銷路,雙方于是兵合一處,彭志恩負責在銷售及渠道擴展,褚義舟負責生產。
術業有專攻,企業果然迅速發展,短短幾年后,營業收入從100多萬元,上升到數億元,2021年突破8億元。
2020年9月,奧銳特在上交所上市,彭志恩持股38.63%,在第二年的胡潤百富榜上首次登上富豪榜,財富為21億元。
如今奧銳特的總市值在108億元左右,他的財富達約40億元。
褚義舟的身家也不低,持有27.65%的股份,財富達約30億元。如今褚義舟擔任副董事長,堂弟褚定軍擔任總經理。
彭志恩與前2位桐城老鄉的發家路線截然不同。
除了這3人,桐城還走出多位富豪,如近年以電池被外界熟知的國軒高科的李縝等。
桐城還有哪些商界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