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文化中,蘋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除了在圣經里,蘋果有著「禁果」與「愛情」的意思,對法國來說,蘋果也是購買率第一名的水果,有著很重要的存在。
「蘋果派」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食譜跟樣貌。在法國,蘋果派的做法甚至會依照地區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其中,最知名且有趣的由來就是 「翻轉蘋果派 Tarte Tatin」 了。

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中部索洛涅區,有一對姊妹經營一間旅館叫 Tatin。姊姊在制作法式傳統蘋果派時一不小心分了神,導致鍋子內正在煎的蘋果燒焦了,但因為外面滿滿顧客期待著飯后甜點,所以她索性就將派皮直接蓋在燒焦的蘋果上,放入烤箱,出爐時將整個蘋果派直接倒扣在盤子上,端出去給客人享用。沒想到大家對于第一次吃到的焦香蘋果配上酥脆派皮的蘋果派竟十分喜愛,隨后也變成了 Tatin 旅館的招牌餐點。
關于蘋果派的趣事不只一件, 法國的愚人節又稱「Poisson d’avril」,中文翻譯為「四月的魚」。 十六世紀的法國,依照原本的歷法,4 月 1 日本來是新年的第一天,但因為當時的國王查理九世宣布要將歷法改為陽歷,所以新年變成了 1 月 1 日,但在新年的這一天,大家都還保持著送禮的習慣。因為如此,即便新年變成了 1 月 1 日,法國人會在 4 月 1 日這天,送上禮物的同時開開小玩笑。有人會在朋友的背上貼上紙做的魚,法國的甜點店及咖啡店,也會應景在愚人節當天推出魚造型的蘋果派,不僅造型可愛,還可以當作小禮物送給朋友。
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最知名的 「翻轉蘋果派」食譜 。

材料:
<派皮>
低筋面粉 70g
高筋面粉 40g
無鹽黃油 70g
鹽 2g
白砂糖 2g
冰水 25g
<內餡>
青蘋果 2-3 顆
無鹽黃油 40g
白砂糖 75g
步驟:
<派皮>
1. 將低筋面粉與高筋面粉過篩,加入鹽與白砂糖,攪勻攪拌;
2. 加入放置室溫的無鹽黃油,用刮板將無鹽黃油切成米粒般的大??;
3. 緩緩加入冰水,輕撥翻拌成團。放入冰箱靜置 60 分鐘備用。
<內餡>
1. 青蘋果削皮、去籽后切成厚片備用;
2. 鐵鍋內加入無鹽黃油、白砂糖,煮至焦糖色;
3. 加入青蘋果片,翻炒至所有青蘋果片都均勻的裹上焦糖奶油。
<組合>
1. 派皮搟成適當大小,并將派皮戳洞,備用;
2. 將鐵鍋內的蘋果片排成扇形,或是均勻的鋪平即可,記得正中間也要排滿蘋果片;
3. 搟好的派皮移至蘋果片上面,鋪上派皮,并把派皮邊緣放入鐵鍋中,全部包覆著蘋果片;
4. 烤箱預熱攝氏 190 度。鐵鍋直接放入烤箱內,烤 30-35 分鐘?;蚴怯^察派皮的顏色轉變成金黃色后就表示烤焙完成;
5. 出爐后大約放涼 5-10 分鐘后,即可拿一個大于鐵鍋面的盤子,將盤子緊貼鍋面,倒扣鐵鍋,翻轉后即完成了翻轉蘋果派。
翻轉蘋果派是一個非常適合熱熱吃的甜點,酥脆的派皮加上焦糖化徹底的蘋果片,如果再搭配上一球香濃的冰淇淋,可以說是在口中創造了一個最完美的平衡,你也可以來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