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財報季,券商們也相繼發出成績單。
去年不少券商兄弟們,不僅業績“變臉”,薪酬也縮水了。
最近整個金融圈被降薪傳聞籠罩,現實情況到底如何?

哪家業績最糟糕?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除去中金公司和國信證券外,已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等超20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2022年年報。
從凈利潤來看,中信證券依舊是一哥,去年賺了213億,比老二多賺了98億!

不過,從凈利的增速來看,大家的表現幾乎都不理想。
除了方正證券和信達證券兩家凈利增速為正以外,其他家均為負增長!
其中,下滑最厲害的是中山證券,凈利大跌258%。
跌幅超過50%的共有5家,包括我們熟悉的申萬宏源,跌了70.32%,中泰證券跌了81.56%,紅塔證券跌了97.56%,中原證券跌了79.23%等。
除凈利潤下滑外,上述券商們的營收規模,也出現大規模下滑。
這20多家中,僅浙商證券1家營收規模同比增速為正,且僅為個位數增長。
營收下滑幅度較大的2家券商中原證券和紅塔證券,分別下滑57.45%和87.58%。
除此之外,同比降速超20%的有7家,包括下滑39.94%的海通證券、下滑39.93%的申萬宏源,和下滑34.69%的招商證券等。

目前,還有多家券商財報尚未出爐。
但在早些時候,中證協就已率先披露全行業總成績:
2022年,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38%。
實現凈利潤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54%。
拖累行業業績表現的主要業務條線是投資業務,2022年,全行業實現證券投資收益608.39億元,同比下降55.94%。

哪家降薪最多?
隨著券商財報的先后披露,之前傳得沸沸揚揚的“券商降薪”,也被實錘了。
先來看看券商人均薪酬的變化。
數據顯示,在已發布財報的券商中,員工人均薪酬上升的僅3家。

值得一提的是,國泰君安逆勢上漲10.48%,達74.19萬元,漲幅位列第一。但國泰君安去年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幅度也不小,還能漲薪也是小編沒想到的。
但不少券商降薪“慘烈”,其中降幅最大的當屬招商證券。
數據顯示,招商證券2022年員工人均薪酬47.27萬元,2021年同期為77.97萬元,同比下降39.37%。 一年時間里,招商證券的員工人均薪酬減少超30萬元!
海通證券2022年人均薪酬降幅排名第二,降幅36.3%。信達證券排第三,降幅31.8%。
包括華泰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等6家券商在內,降薪幅度超過20%。
再來看看高管的薪資變化。
除了信達證券沒有可對比數據外,在其余21家券商中,17家券商的高管年度薪酬總額同比下降!
其中,“腰斬”的兩家為東興證券和申萬宏源,高管年薪分別大跌61.24%和54.16%。
跌幅超過30%的,還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和中泰證券。
其中,中信證券2022年高管年度薪酬總額為1.04億元,較2021年的1.66億元減少6245.72萬元,同比減少37.51%,但薪酬總額仍位列券商首位。

再來看看具體高管的薪酬變化。
比如,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的年薪依然居首位,哪怕去年降了24.03萬元,仍然拿到了561.36萬元的年薪。
東興證券的總經理張濤則是年薪“腰斬”,從2021年的263.91萬元,降到去年的100.51萬元。
不過,國聯證券董事長葛小波去年年薪465萬元,排名第二,倒是比上一年增加了80萬元。
董秘們的降薪幅度也不小。
中信證券的董秘王俊鋒去年年薪514.64萬元,同樣在同行里排第一,但也較上一年減少了15.47萬元。
降幅最大的是中信建投的董秘王文學。還記得2021年,他以701.3萬的年薪,成為行業年薪最高的董秘。然而2022年,他的薪酬大幅下降到272.82萬元。

薪酬改革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投行貴族”中金公司財報將在今晚發布,不知道他們降薪了沒?
還記得去年7月,某機構員工家屬自曝丈夫高薪,不僅吃瓜群眾們“眼紅”,行業內也掀起大浪。隨后8月,金融業的“限薪令”就來了。
緊接著,業內降薪傳聞不斷,這次財報也等于給了實錘。
前不久官方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文中16次點名金融,直接提出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等錯誤思想,整治過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未來,券商兄弟們想要拿高薪,就真的要憑真本事,履行應盡職責,為投資者創走更高收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