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7zsjn"><pre id="7zsjn"></pre></dd>
<progress id="7zsjn"></progress>
  • 評論
    ? 3 6
    分享

    重拾芯片:風浪越大魚越貴!

    這個是認證

    市值觀察

    2023-03-31 10:34 湖南

    62797 3 6

           作者:文雨,編輯:小市妹

           種種跡象表明,芯片可能又在醞釀一波大行情。

           【大基金異動】

           作為芯片投資風向標,國家大基金的一舉一動都值得關注。

           一季度,整個半導體板塊快速反彈,Wind半導體指數漲超25%。大基金趁機密集退出,年內已有雅克科技、安集科技、萬業企業、長川科技、國科微、景嘉微等多家公司被減持。

           有退,也有進。

           1月,大基金二期入股國產半導體制造龍頭之一的華虹半導體,并且聯合投資合計67億美元,用于公司擴充12英寸晶圓產能;3月,先是豪擲129億入股長江存儲,隨后又參與了晶瑞電材子公司的增資擴股,出資1.6億元。

           在更早的2022年,大基金二期其實已經開始有節奏的進行布局。

           在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關鍵環節,去年3月,大基金二期聯合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計劃向萬業企業參股子公司浙江鐠芯合計增資3.9億元;6月增資華虹無錫子公司;11月,參與通富微電定增,認購近3億元。

           結論是比較清晰的,即一期的投資正有序快速的退出,二期的投資則在緊鑼密鼓的推進。

           兩會之后,國家明確表示要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力度,組建科學技術部,以舉國體制促進行業發展。

           可預見的是,未來芯片產業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從現實出發,大基金一期的注冊資本約987億元,投資總規模約1387億元,撬動社會融資約5145億元。二期的注冊資本高達2041.5億元,是一期的兩倍有余。去年大基金進行了一輪徹底的反腐,今年新班子上任肯定是要做事的。

           以此來看,這一次的芯片行情很可能不亞于2019年那一輪。雖然一季度整個板塊的反彈已經相當可觀,但如果放在更大、更遠的視角下,或許才剛剛開始。

           現在要做的是有意識規避一期投資的企業(最近已有很多被大基金減持帶崩的公司),同時要把注意力聚焦到二期的投資方向上。

           注意,大基金一期的主要投資方向是制造業,投入占比約為65%,設計、封測、裝備和材料分別僅占17%、10%、8%。而從去年以來的操作來看,大基金二期的落腳點已經轉向設備和材料。

           【抓主要矛盾】

           半導體產業的生態系統龐大且復雜,中國目前相對比較強的是封裝測試、晶片代工等環節,而在芯片設計、設備、材料等領域,領先的還是歐美日韓。

           2022年開始,美國政府明顯加大了對中國芯片產業的打壓。

           今年1月27日,美、日、荷三方簽署相關協議后,涉及光刻機、光刻膠等核心設備和材料的供應;3月8日,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將光刻機出口管制的范圍,由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擴大到了深紫外線光刻機(DUV)。

           基于此,國產化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大基金凝聚國家意志,擔負國家使命,此時下場自在情理之中。

           一期投向制造領域,直接推動了如中芯國際這類企業的快速發展。2022年,中芯國際交出了歷史最強成績單,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營收實現495.16億元,同比增長39%,增速僅低于臺積電,力壓聯電(30.8%)、格芯(23%)、力積電(16%)等同行。

           ?自主可控的實現受到“木桶理論”的制約,即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那塊木板的高度。芯片產業環節眾多,任何一個環節被卡脖子都會影響整個產業的安全與穩定。

           現在國內最弱的就是設備和材料,比如光刻機、離子注入機等,國產化率合計不足5%;再比如光刻膠,高端領域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今后大基金的投資勢必會進一步聚焦,抓主要矛盾,立足急難愁盼環節。

           風浪越大魚越貴,在斷供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的威脅下,相關領域反倒迎來了正常發展條件下難有的戰略機遇期。

           以光刻膠為例,面對當下環境,為保證工廠能持續穩定運行,大陸晶圓代工廠需要尋求國產半導體光刻膠廠商進行產品替代,國產半導體光刻膠的驗證顯著加快。

           3月21日,南大光電在互動平臺透露,其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ArF光刻膠已在下游客戶存儲芯片50nm和邏輯芯片55nm技術節點的產品上通過認證,這是國內通過客戶驗證的第一只國產ArF光刻膠。此外,公司目前還有多款產品正在多家客戶進行認證。

           如果沒有封鎖和打壓,本土企業的產品還要和外資同臺比拼,現在只要能做出來基本就能導入供應鏈。不出意外,后續還會有一批本土企業通過驗證,這也正是大基金最近頻繁出手的原因之一。

           【巧妙的買點】

           大基金的第一目標不是賺錢,但從來沒干過虧本的買賣。

           一期投資基本在2015-2019年完成建倉,而這一時期正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絕對低谷。一方面,2015年股災后資金大量出逃,另一方面,貿易的摩擦讓避險情緒濃厚。大基金以極低的估值拿到了大量籌碼。

           比如投資中微公司,僅用4.8億元便拿到了20%的股權,折合總估值才24億元左右,現在中微公司的市值高達860億。綜合算下來,大基金一期的整體收益已經翻了數倍。

           現在,或許又是一個巧妙的買點。

           首先,國產廠商的產品正在放量。

           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2022年中國晶圓廠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從2021年的21%快速提升至35%,且趨勢還在繼續。SEMI同時預測,去年美國半導體設備廠商在中國損失了5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這些錢基本都被中國本土企業拿走了。35%的國產化率顯然還不夠,接下來依然是產品導入的業績高增期。

           其次,半導體這一輪下行周期已接近尾聲。

           按照過往經驗,半導體行業每三年一輪周期,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去庫存周期,今年下半年則有望完成筑底。

           之前半導體的每一輪上行周期依次由PC、智能手機、數據中心等驅動,如今汽車電子及人工智能所能帶來的潛在增量市場絲毫不遜色于過去。特別是ChatGPT的迅速“出圈”,將直接驅動AI芯片和AI服務器進入全面高速增長時代。

           在此之前,A股半導體板塊已經過充分調整,中華半導體芯片指數PE(TTM)處于30-50倍的區間內,這一估值水平甚至比2019年初半導體行業指數見底時還要低。

           綜合以上所有來看,大基金真是打了一手好牌。這個時候殺進來,既體現了責任擔當,又順帶摘了果子,幫了別人,也成全了自己。至于普通投資者,事實一再表明,和國家戰略保持一致,不吃虧。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 芯片
    # 基金
    # 半導體
    本文為凱迪網自媒體“凱迪號”作者上傳發布,代表其個人觀點與立場,凱迪網僅提供信息發布與儲存服務。文章內容之真實性、準確性由用戶自行辨別,凱迪網有權利對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內容進行相應處置。
    舉報
    投喂支持
    6人點贊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 / 登錄后參與評論
    熱門評論
    費爽
    贊同你的觀點
    2023-03-31 14:49 廣東
    0
    0
    戚全亨
    大爺別走啊,賞口飯吃吧
    2023-03-31 13:16 廣東
    0
    0
    彭私
    真誠優秀且善良
    2023-03-31 12:39 廣東
    0
    0
    推薦閱讀
    日本久久高清免费观看,日本护士色XXXXX,日本娇小枯瘦XXXX,日本黄大片免播放视频播放器